文/孫祖易
一、背景
古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今之中國好老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仁愛之心。老師肩負著人類文明傳承,責任之重;老師是智慧的化身,師德高尚,受人尊敬。教師也是平凡的,每位教師點點滴滴的教學歷程,都蘊含著對學生的愛。下面講述我的學生小Z的故事。
二、案例過程問題
小Z是我的學生,我是小Z的班主任,他母親因病離世,父親續娶了一位后媽,小Z跟隨著外公外婆,父親很少關照他。他性格倔強,爭強好勝,桀驁不馴,對學習索然無味,惹事打架扯皮經常有他,被別人戲稱為“頑石”,意為“頑石不化,無可救藥”。
(一)、頂撞老師
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一節數學課上,數學老師當堂批閱作業時,發現小Z的作業應用題沒有寫單位和答語,老師提醒他以后不要忘記了并把補起來。小Z不知從哪來的火氣,當場就口出臟話:“老子就是不想跟你學數學,算出來不就行了嗎,還什么單位答語,啰嗦”,邊罵邊把自己的作業本撕得零零碎碎扔在地上。我趕到教室時,數學老師被氣哭了,她剛分配到校就遇到到小Z,著實尷尬;同學們也傻了眼,我及時制止了小Z的行為,讓他回到座位安靜一會兒,勸慰老師別哭了,回辦公室休息。整個教室安靜了,我也迅疾思考著。
課間,我找小Z親切交談,先安撫,再詢問他心情不好的原因,最后嚴厲地指出他的錯誤,幫助他改正。他坦誠地告訴我:“外婆一天就嘮叨要努力學習呀爭氣呀,我學習又不好;爸爸也不管我,也不給我錢,真沒勁;數學老師也說我不行,這也沒做到,那也沒做到,我很煩……”我趁機指出:“你也不能把氣撒給老師呀!”。他又說“我沒有媽媽,外婆非常疼愛我,我總不能讓外婆生氣嗎,所以今天……”。“對,外婆撫養了你,老師教你學知識,教你怎樣做人,都是你最親近的人,都是最關心疼愛你的人;尊敬長輩,尊敬老師才是一個好孩子呀!”。
我問明原因后,并再次安慰數學老師,希望她根據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原諒孩子的過錯,幫助他們矯正行為。小Z也在我的勸說下向老師道了歉,認了錯。
(二)、 打架斗毆
五年級了,小Z成績不怎樣,孩子卻長得帥氣陽光,又高又壯實,力氣大。一次課間操后,五年級另外一個班三個同學與小Z爭搶乒乓臺位子發生了爭執,結果小Z把他們三個都撩倒在地,最后小Z還牢牢地掐住一個同學的脖子不松手,我和老師迅速趕到拉開了小Z,制止了他的行為。所有老師所有同學的目光都投向小Z,認為他不對,意在我這個班主任要好好教訓他,因為好多次打架都有小Z。但是,作為班主任遇事千萬要冷靜,別沖動。
事后我經過調查那三個同學是為了找碴兒想教訓小Z,本是小Z的輪次,他們硬要小Z讓開,才發生了打架這件事。我輕言細語地教育小Z要冷靜,要學會忍讓,遇事要及時報告老師;再說把別人傷到了是需要負責任的,會給家庭和老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小Z雖然不服氣,認為是他們三個欺負他,但他深感我沒有直接指責批評,和風細雨地與之交談,認為我是關心他的,沒被嫌棄,還無私地關愛他,所以他還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后和別人打架也少了。后來我與那三個同學的班主任進行了勾通,妥善處理了這場打架風波。
(三)、謊言激勵
小Z除了體育優秀外,他從不愛好數學,數學很差,語文也不怎樣,成天調皮搗蛋,老師都喊頭痛,認為小Z無可救藥,我作為班主任該怎么辦呢?一次習作講評,題目是我最熟悉的人,小Z寫的是外婆:大意是外婆怎樣疼愛他,外婆為他煮飯,立志長大了學會煮飯,報答外婆,雖語句不通順,錯別字也多,但感情真摯。我從頭到尾給他作了徹底修改,來了一次大換血,成了一篇較好的習作,然后讓他重新謄正并熟讀。講評時我謊稱小Z這次習作寫得最好,感情真切,結構完整,語句通順,字跡工整,是一篇優秀習作,下面請小Z朗讀范文,小Z大聲地朗讀,贏得同學們陣陣掌聲,我也向他豎起了大拇指!這不經意的謊言,讓小Z受到了極大地鼓勵,心里樂滋滋的,從此他更愛寫作了,夢想成為作家;書寫也工整了,我也經常鼓勵他寫好漢字。作家夢雖未如愿,但他后來還居然成了縣書法協會的會員呢。
三、案例分析與反思
像小Z這樣的情形不只小Z,無數小Z遇到的老師也各不相同,無數小Z的成長經歷也不一樣。我和小Z之間發生的真實教育案例,小Z缺乏父母的愛,成績不好,打架扯皮,學習不上心,是典型的問題學生,面對這個難題,我冷靜處理,用真愛感化他,讓他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為,正視學習和生活,小Z雖然沒去讀大學,沒有圓到作家夢,但他最終生活幸福美滿。
從這個教育案例故事,我感悟頗多,時常反思。
(一)、了解學生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像小Z這樣的家庭遇到事情找家長解決那是無濟于事的;用粗暴的辦法處理也只能適得其反。學生是未成年人,對事物的認識處于萌芽時期,必然幼稚,老師要多包容多關愛。
(二)、用真愛關心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無私地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愛學生要像農民愛護莊稼一樣,要為他們薅去雜草、捉蟲、遮風擋雨。學習搞不懂,要耐心講解;學生生病了要關心;學生遇到傷心事要去安慰;學生遇到麻煩或者遭遇別人欺負要去解決甚至保護。教師要把真愛獻給學生,潤澤學生心靈。
(三)、對學生要多鼓勵
教師鼓勵學生要采取多種方式:1、語言鼓勵;2表情鼓勵,如眼神、微笑;3、圖文鼓勵,在作業批閱中畫紅五星,寫評語等; 4、物質鼓勵,給學生頒發獎品等等,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鼓勵要真誠,要恰如其分。鼓勵是學生進步的催化劑。
(四)、教育要因材施教
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各行各業又需要不同的人才,F在家長都渴望孩子都上名牌大學,成龍成鳳,我認為這個愿望是好的,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老師應針對不同學生施以不同教法。學生是鮮活的個體,千差萬別;教無定法,應隨之而變。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育人,讓每個人健康成長。
總之,教師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學生的一切,用真愛關心善待每一位學生,用睿智為學生成長道路上點亮一盞盞燈。
作者簡介:孫祖易,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教師(13594791858),發表教育教學科研文章多篇,多次輔導學生在各大報刊發表習作,擔任班主任三十多年,積累了班主任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