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鋪鎮子陵初級中學,位于子陵鋪鎮子陵街南端(嚴公路1號),老207國道與焦柳鐵路交匯處。學校創辦于1958年,始稱荊門縣第八中學,舊址位于子陵鋪鎮八角街,半年后遷到現址,更名為荊門縣子陵中學。學校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為目標,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德育為魂,質量為重,科研先導”工作思路,以人為本求規范,創新管理促發展。學校被團中央、國家教育部授予“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學校”稱號,先后獲得“湖北省中小學健康學校”、“湖北省示范家長學校”、“湖北省語言文字示范校”、“荊門市中小學農村示范學校”、“荊門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東寶區教科研先進單位”、“東寶區文明單位”、“東寶區最佳文明單位”、“東寶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東寶區平安校園”、“東寶區文明校園”等多種榮譽稱號。
一、人文關系和諧,形成文明氛圍
子陵中學學具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優美的綠化環境,進步的文化環境,清潔的區域環境,文明的交往環境,和諧統一,有利于學生成長,身心健康,有利于學生學習上進。
(一)建設校園文化,營造和諧氛圍。學校以優美的環境承載和諧校園。子陵中學一直注重花草樹木的養護,景點的設置,以豐厚的人文環境養護和諧校園。“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理念,滲透到了學校文化的各方面。
學校每學期開始,讓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覺踐行規范。以規范為準繩,每期開展日常行為規范月活動,開展了“迎奧運,做文明人”的活動,用活動來激勵學生,用先進、榜樣引導學生。常規行為做到“日評、周結、月清”,規范育人,學生易于接受。長期的文明規范教育,學生形成了文明的習慣,學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風。
(二)實施人本管理,構建和諧關系。人本管理是和諧的基礎,子陵中學實行人本管理,構建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校真正做到了民主治校。民主、公平的管理使教師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證,人性化的管理使教師的人格得到尊重,從而和諧了干群關系,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
二、師生關系和諧,致力教學相長
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師生關系的疏密與優劣,直接決定教育教學的成效。
(一)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子陵中學堅持教育公平、平行分班。教師做到了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親切和藹的態度關心每一位學生,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用積極典范的言行影響學生,不僅言傳,更重身教。我校始終堅持把師德考評放在教師考評的首要位置。每學期在期中期末時進行學生滿意問卷調查,結合教師平時的表現,多層次考評教師的師德,結果張榜公示。
(二)關愛留守學生、問題學生。留守學生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新課題。對于留守學生,我們要求科任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心中有數,要有專項筆記,從心理上、生活上、學習上、行為習慣上及時發現變異苗頭,有的放矢地予以誘導矯正。要求教師每周與孩子的父母通一次電話,及時與家長交流學生的在校表現。對于學生中出現的不良習性,個性頑劣等現象,我們要求教師要有耐心和信心,在幫助與誘導中下功夫,采用個別談心、心理指導等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有專職心理教師,設有心理咨詢室,咨詢箱、咨詢電話。學校對班主任進行了心理教育培訓,使班主任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每學期學校還開展了一次心理教育經驗交流會,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兩次心理健康教育班會。

三、教學風氣和諧,提高教學質量
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有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教風影響學風,教風促進學風。教師要用嚴謹、認真、進取、有序的教風促進學生愛學、勤學、樂學、會學的學風。教與學兩方面風氣和諧,效率與效益就明顯。長期以來,子陵中學始終在形成良好的教風上下功夫。
一是培養教師。學校采用教師三年循環制,強化教學責任,要求教師有目標、有規劃不斷學習提高,三年磨一劍。注重教師培訓學習,安排教師參加市縣組織的新教材培訓和教研活動,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強化對新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二是加強常規管理。注重過程管理,學校領導隨堂聽課,聽推門課,課后查教案;不定期抽查,查教案、查作業、組織學生座談;認真抓好作業檢查。
三是扎實開展教科研活動。大力開展群眾性教研活動,落實校本教研。落實每周常規教研活動,教師積極性高,每次都涌現一批優秀教師,學校給予表彰獎勵,極大地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