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洋縣后港鎮西湖中學校長 江華

西湖中學始建于1964年,學校校園占地面積43290平方米,F有教學班20個,學生932人。學校先后被評為“中國德育學會先進實驗學校”、“省健康學校”、“市文明單位”、“市德育十佳學校”、“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市平安校園”、“縣德育示范學校”、“教育質量先進單位”、“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等多種榮譽稱號。
和諧是事業發展的“軟環境”,是學校發展的原動力。后港鎮西湖中學用科學的發展觀引領學校和諧發展,確立“規范管理促穩定,抓根務本求發展”的辦學思路,以“轉變觀念,強化服務,提升內涵”為總體要求,以學校發展五年規劃為指針,以“辦特色、創示范、爭一流”為工作目標,圍繞“均衡、質量、規范、服務、和諧”,著力打造服務師生的“軟環境”。學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呈現出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蓬勃發展的態勢。
營造和諧民主的校園氛圍
民主是和諧的基石,和諧是增強集體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內在因素。西湖中學把“民主治校”作為構建和諧校園的著力點,樹立“教師服務學生,領導服務教學,教育服務社會”的意識,堅持科學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拉近領導與班子成員、班子成員與教職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急師生之所急,想師生之所想,營造師生身心寬松愉悅的良好氛圍。
從領導班子隊伍的工作作風抓起,以勤政、廉政、善政、德政“四政”為推手,旗幟鮮明地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求領導干部當好“舵手”,會學習、善協作、講原則、守紀律、有方法,工作不推諉,辦事不拖拉,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學校建立和完善了《領導崗位目標責任制》、《學校干部例會制度》、《班子成員政治學習制度》、《學校領導包班制度》、《校務公開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確保領導班子的學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分工明確,履職盡責。班子成員輪崗后在新的崗位上激發出新的活力,紛紛適應新形勢,思考新方法,出臺新舉措,學校管理工作全局生動,促進了教風、學風、校風的良性運轉。
建構規范有序的校園管理
“以德立校,活動育人”,學校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和機制,激發全體教職工人人積極參與德育工作,形成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堅持“抓基礎、嚴管理、重建設、創特色、求實效”的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各種德育活動,做到活動聚人氣,活動育人心,活動展才華,活動長才干。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信息,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舉辦法制講座,增強師生法律意識,做到知法、守法、護法;開通“校園之聲”廣播,廣泛開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動,舉辦秋季運動會、學生籃運會、拔河比賽、廣播操比賽等,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同時,關注留守學生的成長,實施溫馨教育、關愛教育。加強德育基地建設,定期開展“家長學校”活動,密切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利用德育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和家鄉教育,真正做到組織領導到位、計劃措施到位、督辦落實到位。
創設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事關學校發展和社會穩定,一直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全社會的關注。安全工作近年來既是西湖中學的龍頭工作,也是一項常規工作。學校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從大局著眼,從細節入手,層層落實責任,處處排查整改,警鐘長鳴抓安全。
思想上高度重視。就目前校情看,學校辦學規模大,師生人數多,衛生安全工作壓力大。學校深知“責任重于泰山,生命大于天地”的至真道理,始終堅持“衛生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針,大張旗鼓抓安全,讓領導寬心、家長放心、師生舒心。
組織上健全落實。學校成立了衛生安全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主管政教、后勤的副校長任副組長,其它班子成員任組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政教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成立工作專班,建立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工作專班具體抓的運行機制,全力把 安全工作做細做實。
職責上層層細化。學校出臺了“四大機制”,即衛生安全負責制、責任追究制、教育培訓制、考核考評制。本著“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內容詳實、職責分明的責任狀,實行專項工作責任追究制。建立“學校衛生安全無小事,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的整體聯動機制,形成專項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考核上公平公正。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情系千家萬戶,全體教職工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考評對象。西中安全工作細化到每一個工作環節,每一個人,并且一天一檢查,一周一評比,一月一總結,個人的量化得分將作為評先表模、晉職晉級的先決條件。在衛生安全管理上實行“一票否決制”。由于職責明確,措施落實,督查到位,學校沒有出現一例衛生安全責任事故。

開鑿能量巨大的校園文化
結合書香校園建設,西中從學校實際出發,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抓墻壁文化,突出理性。學校在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廁所等建筑群的墻面上適量布置一些警語和圖畫。在安全通道,有“安全,你我共同的需要”的警語;在學生宿舍,有“保持安靜,美夢伴你”的溫馨叮囑;在食堂,有“平常飯菜、平和心態、平均身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忠告;此外,學校還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剪紙、書法、美術作品上到寢室的墻上,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感受和追求以精煉的語言總結出來,變成自己的座佑銘……字字處處,點滴滲透,起到了啟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造綠色校園,體現生動。學校將校園綠化寓于文化,針對學生的心理,以好朋友的口吻與大自然親切對話。如迎春花說:“我用黃色的小喇叭吹出萬紫千紅的春天”,杜鵑花說:“我的美麗永遠屬于你”,再看女貞樹的自白:“我們雖然矮小,手拉手就成了一堵墻”,香樟語錄:“你給我一片藍天,我給你凈化一方空間”,麥冬草在呼喚:“不要踩我好嗎?因為我和你們一樣,正在成長”。對校園保潔的創意是“伸伸手,彎彎腰,紙屑不見了”,對文明禮儀的設計是“開開口,微微笑,文明形象好”。此外,“品格之路”上的“明禮”石、“感恩”石、“博學”石等向莘莘學子召示著道德和人格的內涵。學校對綠色校園的立意從環境美上升到了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彰顯了“一草一木都含情,一山一石能說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