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browserRedirect() { var sUserAgent = navigator.userAgent.toLowerCase(); var bIsIpad = sUserAgent.match(/ipad/i) == "ipad"; var bIsIphoneOs = sUserAgent.match(/iphone os/i) == "iphone os"; var bIsMidp = sUserAgent.match(/midp/i) == "midp"; var bIsUc7 = sUserAgent.match(/rv:1.2.3.4/i) == "rv:1.2.3.4"; var bIsUc = sUserAgent.match(/ucweb/i) == "ucweb"; var bIsAndroid = sUserAgent.match(/android/i) == "android"; var bIsCE = sUserAgent.match(/windows ce/i) == "windows ce"; var bIsWM = sUserAgent.match(/windows mobile/i) == "windows mobile"; if ((bIsIpad || bIsIphoneOs || bIsMidp || bIsUc7 || bIsUc || bIsAndroid || bIsCE || bIsWM) ) { window.location.href='http://www.communityconciergemagazine.com/m/view.php?aid=16176'; } } browserRedirect();
教育局規定了在小、中、大學教材中加入一些關于國學的內容。各種培訓機構也逐漸的開始創立了國學教育班,大學也開設了有關國學的專業,目前幼兒園也開始漸漸開展國學教育,但社會各界人士對幼兒園加入國學教育保持觀望甚至是持否定的態度,筆者認為在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是有必要的。
一、在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的意義
環境和氛圍對人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幼兒階段。國學主要注重為人處世和修身養性方面的培養,《三字經》《弟子規》分別注重人與人相處的禮儀、禮貌和告誡人們繼承傳統美德,在修身養性的同時,消除不切實際的欲望。[1]總而言之,我國的國學對于在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方面有很多描敘,做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更應該將這些國學傳統傳承下去。不管是琴棋書畫,還是文化遺產,都可以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師在給他們講解這方面內容的時候,讓幼兒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在實踐中自己去體悟國學飽含的美好,從而達到培養幼兒良好的審美觀的目的。
對古詩詞的鑒賞和對古畫的品味,從中都可以體悟到國學獨有的魅力。經過千年的沉淀中華文化凝聚了古代文化的精髓,源遠流長,使我們中華兒女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到自豪。幼兒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更加應該把這份自豪繼承下去,在幼兒園中開展國學教育能從小就培養孩子對國家的情感,從小就讓幼兒認同自己的民族愛上自己的國家。
二、幼兒國學教育的內容選擇
國學當中的經典,的確對啟蒙教育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徑直的把它們當做教材來使用的方法,它的可行度還需要用實踐來論證。對于幼兒國學教學的內容筆者覺得要遵從以下幾點原則:
1、幼兒國學教育內容應符合時代特征。國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無可厚非的,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是撼動不了的。但站在哲學的唯物辯證法上來看:“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眹鴮W肯定有不正確的地方,這些部分就不值得我們學習。[2]比如在《弟子規》中“入則孝,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認為親人離開人世后,家屬必須在家守靈,還要經?奁,來緬懷他們;居處要力求簡樸,禁絕酒肉。這種觀點在當代社會來講偏一種封建思想,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2、幼兒國學教育內容應符合幼兒發展特點。國外幼兒教育心理學專家認為,啟蒙階段的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處于一種具體形象的階段,抽象思維并不全面。我們都知道漢字是從甲骨文演化而來,其抽象性較強,而且古文都是文言文的形式,對于還停留在對語言學習過程中幼兒來講,他們理解能力還很弱,所以要盡量選擇一些淺顯易懂的文章和文字,才能符合幼兒當前階段的理解能力。
外國學者認為,兒童的認知系統是通過轉換獲得的信息,使其符合兒童目前的認知方法。雖然這種轉換可能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但他可以覆蓋對舊知識的理解和修改對舊知識的認識,而不斷使理解能力成熟起來。[3]所以對幼兒的國學教學的內容應選擇符合幼兒目前認知。
三、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 環境熏陶與誦讀識記。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知識,回到家后還需要家長與幼兒園配合,幼兒園教了孩子什么事怎么做,在家應該也和幼兒園保持一致,不然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我們可以把《三字經》中某處要表達的內容和幼兒一起制作成海報和掛畫的形式,并張貼在幼兒日常生活學習的地方。對孩子的教育不止是在學校里,也不止只有老師教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老師與家長的配合,才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長。
幼兒目前對國學的學習主要還是注重朗讀和記憶,經過反復的誦讀加深記憶,以利于孩子在生活中慢慢理解和運用。主要形式可以老師帶著幼兒一起朗讀,或者用音頻導讀,在孩子們都對文章有了一定的記憶后可以集體朗讀和個人朗讀來加強幼兒的記憶。在朗讀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情況跟孩子適度的講解比較淺顯易懂的地方。
2、 故事啟蒙與游戲鞏固。多跟孩子講國學當中比較簡單的故事。如在《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段機杼!闭f的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把幼兒理解不了的句子換成故事的形式講給他們聽,很容易就讓他們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個轉為故事的形式可以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愛上學習。玩是孩子的本性,對幼兒的教育大多數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教師可以把國學中的東西改編成一些小游戲,讓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這樣記憶會更加深刻。老師還可以舉辦一些朗讀比賽和書法大賽等等,這樣學習和游戲相結合,不但豐富了孩子生活還可以激發孩子的特長,提高對學習國學的積極性,達到一舉兩得的功效。
四、結語
總的來說,要促進幼兒教育科學、全面的發展,必經之路就是在幼兒園中開展國學教育。對于在幼兒進行國學教育實踐當中出現的問題、包含的錯誤,身為學前教育者的我們,要規劃出科學有用的應對措施,根據幼兒當階段的心理特征與興趣愛好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清楚中國文化的內涵,實現對經典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并利用文化精粹培養學生的涵養品德。融合經典文化,才能提高幼兒教學水平,使國學經典更好地融入幼兒教育。并且只有不斷的完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才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在未來為祖國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