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觀香清遠——品讀祝雪俠評論集有感
文/笑琰
我與祝雪俠想識與《作家報》,時間一晃已有十余年。與祝雪俠相識相知,你就會被她的熱情與真摯而打動。雪俠性格開朗,待人熱誠,在文學界也就交到了不少朋友。文如其人,讀她的詩或文章,字里行間都可以讀到她的真與善,樂與憂,感動與溫馨,率真和純美。
品讀《祝雪俠評論集》,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和人在書香里浮于眼前,不覺意同神會,猶如靜坐聞香,茶香四溢。
從一個文學愛好者到成長為一位作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追夢的艱辛過程,祝雪俠也一樣,她曾在陜西咸陽老家辦過九年的職業學校,她說當時只想來北京進修一下,把學校擴充辦的更好,沒想到,在北京的日子,因她對文學的癡迷而全家遷來了北京,成為一位北漂。但從此,也開啟了她真正走上文學寫作,成為一位真正的作家的路。
祝雪俠是幸運的,在北京幾年的時間里,她有幸結識了很多文學大家,并得到這些大家的肯定。這與她為人熱誠,對文學執著的追求是分不開的。
從她到魯迅文學院第十九屆高研班學習開始,雪俠的人生進入一個全新的起點,再到入職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網事業發展部總監,這些年她聯絡組織的一個又一個文學筆會、活動,并先后在《中國作家》、《文藝報》、《詩刊》、《揚子江文學》、《詩歌月刊》、《綠風》、《黃河》、《中華英才》、《詩林》、《海燕》、《山東文學》、《中國詩人》等報刊雜志上發表詩歌、散文、評論、報告文學一百萬字,她用作品和成績贏得了世人的關注與認可。
《祝雪俠評論集》一書收錄近五十位人物,寫評不僅要讀懂這個作家的作品,還要能夠了解這個作家的心理成長歷程?梢娧﹤b是在用心為文,能寫到人的心里去。雪俠寫石英老師《文壇常青樹》:“一位不可重復的脫俗的文學大家,一棵枝繁葉茂的文壇常青樹,一個自稱“執拗”的古稀老人。”這是發自內心對石老真實的評語。
再如寫張慶和先生:“張慶和的詩和他的人一樣淳樸。”“讀張慶和詩歌,仿佛打開了一道春天的閘門,使人感受到文字跳舞的聲音。”“張慶和的詩歌短小精悍,富有哲理。”評的到位,認識張慶和先生的人,也都深有同感。
“寫作是為了凈化心靈,有感而發,讓文字妙筆生花。”—《程紹亭的詩歌情懷》。“文學讓我們心靈有一方神圣的凈土,讓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內心有著一片美麗和安寧。”——《作家的責任與使命》。
“我們有著善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眼晴、筆和雙手。人生的畫面需要我們用溫情的筆去刻畫,需要我們用真摯的情感去連接。分享生命中的感動和溫馨,挖掘出震撼人心的人性和光輝。”——《作家的責任與使命》
這應是祝雪俠真實的心聲。抱樸守真,雪花凝詩,雪俠的文學創作已漸入佳境。 祝愿祝雪俠在事業與文學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土火)
笑琰,本名靳新國,字雨潤,六十年代末生于河南安陽,書法家,詩人,資深編輯記者,國學學者、新聞攝影師,中學開始研習書法,初學顏、二王和米字,擅書甲骨文。17歲至20歲時曾參加著名書法家高向時、曹寶麟的書法班學習書法,多年來得到著名書法家江鳥(沈鴻根)老師指導。
89年開始文學創作,已在《詩刊》等全國五十多家報刊發表詩歌、小說、新聞2000余篇(首)。
歷任河南安陽市文聯殷都文學書畫創作研究社社長、《新綠文學報》主編、《學習方法報·文學寫作》周刊主編、《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主編,《科學導報·現代教育》今日文教版主編
(國內統一刊號:CN14—0015)。
現任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常務院長、315記者攝影家網總編、中華文教網總編、華夏寺廟文化網總編、CCTV廣告代理“商企匯”攝制組總編導、《山西科技報·今日文教版》主編(國內統一刊號:CN14-0009)、中國攝協會員、文化部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宗教文化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院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蕭軍研究會華語紅色詩歌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北京書協會員、北京市寫作學會副秘書長、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青島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河南濮陽板橋書畫院名譽院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