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noguv"></th>

  • <tbody id="noguv"></tbody>
  • <em id="noguv"><acronym id="noguv"><u id="noguv"></u></acronym></em>
    <dd id="noguv"><pre id="noguv"></pre></dd>

      <em id="noguv"><strike id="noguv"></strike></em>

      首頁>>文化之旅>> 詩意人生 正文

      詩意人生

      2023-03-15 09:19 李凡 今日文教周刊
      文/李凡
              在不了解蘇東坡之前,我只是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中看到了他的豁達與灑脫。后來讀到《水龍吟》中的詩句“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驚奇于蘇軾在豪邁灑脫的背后還有如此溫婉的一面。于是,我通過詩詞去了解他不為大多數人知的其他面。
             鐵漢柔情“反差萌”
             自古以來,蘇東坡就被列為豪放派詩人的代表,隨便吟幾句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無一不體現著他開闊的胸襟與豪放的氣度。但蘇軾在《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一詞中:“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紈,淚偷彈。”描寫了一個女子傷心流淚的場景。單從這句看來,我們很難想象這是豪放派詩人蘇東坡的作品。但是蘇東坡作為一個成熟的詩人,不只有單一型性格,他在豪放的同時也有著女子般細膩的性格。在這首詞中,他從女子的角度描述餞別時的情景。歌妓因這次離別而傷心流淚,卻又似感害羞,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紈扇掩面而偷偷彈淚。這是傳統的婉約詞,摩寫細致,語調柔婉。
             在蘇東坡時代,酒筵公務之間與歌妓相往還,是官場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了解歌妓們的思想與生活,尊重她們的人格。“知己知彼”方能將歌妓的情態、內心有分寸地表現出來,艷而不俗,哀而不傷。
              自我與物之融合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首《題西林壁》,可以稱得上是中國人的啟蒙小詩。
      山的樣貌會因為觀者觀看的角度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換個視角,我們能看到不同的美景。有人或許會對這首詩做出這樣的解讀。誠然,從字面上解讀,這首詩有這樣的含義。但或許更進一步的探究才能懂得蘇軾想表達的意味。
      實際上,無論視角如何變化,都只是在做“看”這一個功夫,因為我們把萬事萬物都當作了觀賞的對象。當我們看風景時,我們試圖將它納入某種審美體系之中,以此來獲得自己的認可,以及自己的判斷獲得知識體系的認可?腕w與主體之間呈現的是一種割裂的狀態,事物的真性被這種狀態所遮蔽。若想讓這種真性呈現,只能是消除“我”與世界的界限,達到天人合一。因此,要“識廬山真面目”,我們真正融入景中才是正確的答案。
             玄遠幽深哲理詩
             剛踏入仕途,蘇軾用“泥”“西”兩字做韻腳,給弟弟子由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首詩開頭一句疑問,蕓蕓眾生在這世間追求名利,到頭來應該就像漂泊無定的“飛鴻”,無意間停留在蒼茫的雪泥之上,本意欲留下“指爪”,然而等到雪消泥融的時候,又會剩下什么呢?這是蘇軾對人生無常如“夢幻泡影”的感悟,透出玄遠幽深的禪思。“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往日崎嶇還記否”的意蘊類似于“輕舟已過萬重山”,人的一生會有大大小小的挫折,然而無論多高的山,多大的難題,走過之后,驀然回首,發現昔日困住自己的高山已經成了小小的土坡, 我們已然站在了更高的地方。雖然記憶中有過往,但是不必執著,這才是了悟之后的選擇。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蘇東坡的才思與性情吸引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文士。我們也應努力追尋先生的足跡,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追尋自己的真性情,從先生的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開闊自己的眼界與胸襟。
       

      中華文教網手機版
      ? 中華文教網版權所有 中華文教網簡介 投稿指南 聯系我們 tags 版權聲明 sitemap
      欧美中日韩一区二区

    1. <th id="noguv"></th>

    2. <tbody id="noguv"></tbody>
    3. <em id="noguv"><acronym id="noguv"><u id="noguv"></u></acronym></em>
      <dd id="noguv"><pre id="noguv"></pre></dd>

        <em id="noguv"><strike id="noguv"></strike></em>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