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和健全健康人格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在當前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發生了明顯偏差,他們只管教書育人,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或者在進行德育教育時過于生硬,將語文知識與品德教育沒有進行有效結合,以至于使學生剛開始時對德育教育存在較大的厭煩情緒,使教育效果大大減分。只有將知識與德育教育并駕齊驅,才能發揮語文教育真正的作用。
一、重視課文在德育教育當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和德育相關的內容,現在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一個很常用的方式就是對教材當中的課文進行深入地分析,讓學生從課文當中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老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字、詞等的文化教學,而要引導著學生對于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探究,然后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要結合著文章的中心思想來對進行說服教育,通過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來實現德育滲透的目的,只有這樣才可以收獲到更為有效的德育教學效果,對于小學生在以后的成長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提升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
語文教師是小學語文知識的直接傳授者,其世界觀,人生價值觀以及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等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內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關聯性。此外,小學語文教師自身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教育觀念,能夠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并從系統理論知識內容的角度上來進行科學素質能力的提升與發展。語文教師需要從自身的角度來以身作則,這樣就能夠為學生樹立較為正確的榜樣力量,從而能夠在小學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階段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的提升,促進語文課程教育與德育教育地有機結合,讓德育教育能夠為學生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三、開展實踐活動,有效融合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活動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不但能豐富小學生的語文課外知識,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在課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而課外活動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我在設計課外活動時,就設計了一些能夠讓學生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的活動,比如,辯論會,故事會,演講等形式,讓學生的德育教育在與同學的思想碰撞中得到升華,得以提升。既能培養他們的演講能力,又能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
四、因材施教,確定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身的教育教學計劃,尊重教材知識內容的整體走向,明確教材內容對整體教學過程的重要影響,突出教育重點。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實際條件來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隨著教學進度來不斷加強課堂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方面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出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目標,從而能夠加強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有機融合,將德育教育也看做是教學內容一般來完成,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接受語文學科知識的同時,受到更加真實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