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粗淺處追問
這是課堂追問最基本的功能,主要是教師通過追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例如“光速和音速哪一個快”,“葉綠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是什么”等。教師所期望的是學生正確的答案,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往往是單一的。
二、在矛盾處追問
教師知道大部分同學可能并不知道這個的答案,提問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對同學回答這些問題的正確性期待不高。實際上有些問題可能也沒有固定的答案。例如教師在問同學“你們聽說過熱帶植物吃小動物的故事嗎”,“你們能猜得出最大的花有多大嗎”……
三、在變化處追問
這些問題和動機功能問題一樣,教師并不期待同學口頭上回答出來,其主要目的在于輔助教學活動,例如幫助學生組織思維(“你能不能從……去考慮呢”),組織教學活動(“多少人已經完成了這個實驗”),引起學生注意(“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的變化呢”),強調重點(同學們是否記得我們剛才談到的,在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什么”)
四、在錯誤處追問
其主要目的在于發展和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精心設計帶有啟發性的課堂提問比單純的講解更能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更能完成知識技能的內化,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的鞏固也更牢固。例如教師在教“誰的浮力”這一單元時啟發大家,“鐵棒不能浮在水上,那為什么幾萬噸的船能在水中航行呢”,人掉在河里會下沉,可為什么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能躺在死海上讀報呢”, 這類追問會調節教學方向,引起學生的注意。
五、課堂追問的技巧
1、課前充分準備。首先教師對課堂提問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認識,沒有事先設計好的課堂提問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有時還會毀了一堂原本很好的教學課。
2、提的問題要簡潔。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注意用詞簡潔明了,語義正確,提問的形式也要照顧他們的心理特征,如問“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生活中有沒有注意到有一些東西雖然它們大小一樣,可質量相差很大?”這樣問就比較能引起同學們的共鳴,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提問要面向全體。這是一個教師很容易忽視的問題。我們要警醒自己,教師上課提問不管是閉合型的還是開放型的,目的不僅是尋求同學們的正確答案,更重要的要喚起全班每一個同學的參與與思考。
4、留有足夠的等待時間。追問的等待時間有兩種,一種是教師在提問后等待學生回答的這段時間,另一種是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作出反應前這段時間。
課堂追問的簡單模式
